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he last two decades have witnessed a break-through in identify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functions of both the proteins and lipids of bacterial membranes. This development was parallelled by increasing insights into the biogenesis, topology, transport and sorting of membrane proteins. However, progress in research on the membrane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of lipids in bacteria has been slow in that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biochemical in vitro approaches and recent genetic studies have increas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subject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knowledge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 of lipids in both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to recently obtained results, which are expected to inspire further research to finally unravel these poorly understood phenomena.  相似文献   
22.
 本文简要综述了80年代以来国际上对根黄酮在调节植物根生长、完善根功能、影响氮素循环及在施加他感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关方面作了一些展望,以期引起植物营养工作者对植物次生物质的注意。  相似文献   
23.
为探明鄂西南地区野生荚蒾属(Viburnum)植物的种群数量特征及区域分布状况,并揭示宜昌荚蒾(V.erosum)、桦叶荚蒾(V.betulifolium)、合轴荚蒾(V.sympodiale)、茶荚蒾(V.setigerum)、荚蒾(V.dilatatum)5种荚蒾属植物种群的生存现状及发展趋势,在鄂西南金子山国有林场、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布设27 hm2固定动态监测样地对荚蒾属植物进行调查,通过对5种荚蒾属植物种群进行年龄结构、动态量化分析和静态生命表以及相关曲线等研究,探讨荚蒾属植物种群结构与动态特征及未来发展潜力。结果表明:(1)鄂西南荚蒾属植物在分布区域及种群数量大小上均存在明显差异。(2)种群结构与动态分析显示,5种荚蒾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呈现为金字塔型,幼龄阶段种群个体数量较多,具有较强的增长潜力,但对外界干扰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3)静态生命表显示,5种荚蒾属植物存活量均随着龄级的增加而单调递减;消失率与死亡率曲线变化趋势相似,但不同植物消失率与死亡率曲线波动具有差异性;种群存活曲线均趋近于Deevey-Ⅱ型。(4)4...  相似文献   
24.
目的: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融合蛋白乙型肝炎病毒前C蛋白-小鼠IgG Fc蛋白(HBV precore protein-mouse IgG Fc,HBV pre-c-Fc),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HBV prec-Fc连接到pFastBac1载体,获得的pFastBac1-HBV pre-c-Fc质粒转化DH10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子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HBV pre-c-Fc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P1代病毒,重复转染Sf9获得高滴度病毒。收集细胞上清超滤后通过Protein G亲和层析柱纯化得到目的蛋白HBV pre-c-Fc。纯化的蛋白大腿内侧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抗体产生量。结果:HBV pre-c-Fc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约为3.03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特异抗体。结论:成功地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HBV pre-c-Fc蛋白,为生产乙肝治疗性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5.
26.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等相关信号通路中起到了关键的调控作用,已经成为肿瘤靶向性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对靶向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和评价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促进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早期高血压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of 78kd,GRPT8)和C/EBP同源蛋白(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卡托普利组(n=6),模型组和卡托普利组均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结扎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4周后测量血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和CHOP的表达;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模型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明显增加,卡托普利组血压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内质网因子GRP78、CHOP表达均增加,卡托普利组GRP78、CHOP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减少,卡托普利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托普利可降低高血压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和CHOP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减弱高血压所致内质网反应,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凋亡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对原代藏酋猴进行外周血细胞及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了解不同年龄段藏酋猴的生理指标差异.方法 在清醒状态下采集30只藏酋猴后肢静脉血,检测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 与同属灵长类动物检测结果比较,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种属特点.结论 藏酋猴随着体重和年龄增大,血糖有增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浙江省永嘉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楠溪江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促进风景区的有效管理和建设,于2008年5月、8月、9月、10月和2009年5月对楠溪江流域的两栖动物进行野外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楠溪江流域共计有两栖类24种,隶属于2目7科,中国特有种13种,其中福建大头蛙和天台粗皮蛙是温州地区的新纪录种.区系组成以东洋界华中华南区共有种为主,东洋界占明显优势,达22种,占物种总数的91.7%.  相似文献   
30.
大黄鱼对几种饲料蛋白原料消化率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制成参考饲料,以0.1%的Cr2O3为外源性指示剂,按参考饲料和实验原料70%∶30%的比例配制成实验饲料,测定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对白鱼粉、红鱼粉、肉骨粉、豆粕、花生粕、菜籽粕和棉籽粕的表观消化率。实验大黄鱼(平均初始体重15.0±1.6g)养殖于海水浮式网箱(1.5m×1.5m×2.0m)中,分别以各实验饲料投喂实验鱼5周,然后采用挤压法收集粪便。实验结果表明各原料表观干物质消化率在43.6%至70.0%之间,能量消化率在42.9%到82.6%的范围内。实验原料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在70.7%到92.4%之间,其中白鱼粉和红鱼粉的蛋白消化率最高(分别为92.4%和89.3%),而棉籽粕则最低(70.7%)。脂肪的表观消化率在61.3%到90.5%之间,其中棉籽粕最低(61.3%)。磷的表观消化率相对较低,仅白鱼粉和红鱼粉在53.2%以上,其余皆低于37.5%。总之,大黄鱼对这几种原料的表观消化率存在较大差异,但蛋白消化率均较高,因此,可作为大黄鱼的饲料蛋白源在实际饲料配制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